Species Dictionary: Surge Wrasse-Thalassoma purpureum

Names

Scientific Name:Thalassoma purpureum

EN Common Names:Surge Wrasse

Classification

Chordata > Ray-finned fishes > Labriformes > Wrasse > Wrasses

Descriptions

学名、命名者与年份 : Thalassoma purpureum (Forsskål, 1775)

棲息深度 : 0 - 10

最大體長 : 46 cm

简介 :

俗名四齒、礫仔、紫衣、貓仔魚、汕冷仔、紫葉鯛、丁斑(臺東)。棲息於礁區、近海沿岸,深度0-10公尺,無毒性,可食用,有觀賞價值,是經濟性魚類,分布於印度至太平洋,產於臺灣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、46 cm,模式種產於沙烏地阿拉伯。

形態特徵 :

體稍長且側扁。吻部短;上下 2犬齒,無後犬齒。體被大形圓鱗,鰓蓋上部稍具小鱗片外,D. VIII, 13;A. II-III, 11;G.R. 20-22;腹鰭尖形不成絲狀;幼魚尾鰭稍圓,成魚凹型或雙凹型。雄魚體全為藍 2條粉紅色縱帶; Y字形斑;背鰭及臀鰭均為藍

棲所生態 :

主要棲息於潮間帶到深達10公尺的岩礁海域,尤其是在浪潮洶湧的珊瑚礁平台外緣、岩岸,甚至在岩礁暴露的極淺岸邊,也可以看到這個具有適應環境能力極強的紫錦魚,它們以小魚、海膽、甲殼,以及多毛類為食物。

地理分布 :

分布於印度-太平洋區,由東非到夏威、馬貴斯及依斯特群島,北至日本、臺灣海域,南至澳洲、羅得豪島及拉帕等。臺灣各地岩礁海域皆有分布。

瀕危狀態 :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

同種異名 :

Julis semicoeruleus, Julis umbrostygma, Scarus purpureus, Thalassoma purpurea, Thalassoma purpurem, Thalassoma semicaeruleus, Thalassoma semicoeruleus, Thalassoma umbrostigma, Thalassoma umbrostygma

Data Source : fishdb.sinica.edu.tw

Neighbors